欧宝官网
咨询热线:400-066-2698
新闻中心
企业新闻
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
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来源:欧宝官网    发布时间:2023-12-09 09:45:51

  2010年,中国流动人口数量达到2.21亿人。今天的流动大军,主角正在发生巨大改变。

  尽管无法对流动人口中举家搬迁率进行精确的统计,但学界普遍的观点是,这一个数字在30%左右。农民工正由“候鸟式流动”向“家庭化迁徙”转变。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停留呈现长期化趋势,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在流入地停滞时间为5.3年,近19%的人停滞时间超过10年。

  记者在温岭、东阳等地进行样本调查。在当地,全家人外出打工,而且同在一家公司的外来民工家庭慢慢的变多。他们的选择是理性的,不但在工作上有目标,在生活中也感到更快乐,对所在地的认同感比单身民工要强烈。

  在位于温岭市泽国镇牧屿管理区的中国宝利特集团,有34户民工家庭:全家人都在集团下属的两家公司就业:父母辈,在劳动力密集型传统产业——台州宝利特鞋业公司,从事技术上的含金量较低的工作;儿女们,则在新兴起的产业——浙江宝利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就职。这样的家庭工作模式,让记者感到新鲜,而且,这些“80后”、“90后”的子女,最初来公司的引荐人,正是先于他们出来打工的父母。

  在新能源公司电池车间工作的张也,他的父亲张大顺和母亲肖兰都在鞋业公司车间里上班。当初他叫儿子来这里有三个原因:企业对外来工越来越体贴,孩子来了不会吃亏;企业有发展前途,子女会有好的发展,这是最重要的;全家人能在一起,互相有照顾。

  40多岁的李德立,是河南平顶山人,6年前他还在老家种田,兼做些小生意。自从李德立的妻子到台州打工后,发现外面的天地很大。后来,夫妻俩在老乡的介绍下,一起进了宝利特。两人一个在车间领料,一个在食堂做小工。尽管工资不高,但是企业对他们这些外来工很照顾。

  2006年,宝利特成立了一家新能源公司,生产太阳能硅片。李德立让在深圳工作的儿子来这里发展。“我告诉他,你在一家电子生产企业打工,绝对没有太阳能新能源产业有前途。”1989年出生的李晓光,就这样来到温岭,两年后,从每月拿1700元的普工,变成组件部门的技术工,工资收入提高到2800元。2008年,李德立的女儿李宁馨从平顶山工业职业学院毕业了,也跟随家人进了新能源公司。很快,李宁馨就从一线串焊单晶硅的操作工,升到车间领班、前道组长、车间主任助理,负责两个车间6个组,成了企业的中层干部。

  李德立夫妻租住在牧屿村20平方米的一间民房里,女儿和儿子住在厂里提供的集体宿舍,早饭和中饭吃食堂,晚饭是一家人相聚的时间。当时,他们简陋的住处充满了欢声笑语,一家子其乐融融。

  浙江宝利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行政人事经理王贴,这位“80后”的湘妹子说:“每次看到这些家庭一起上班,休息天一起进城里玩,真的让人很羡慕。这样一个时间段,我总会想家。”

  产业的转型升级,也带来了社会领域的诸多改变。如今,人们对外来工慢慢的变包容、体贴,也使得外来工有意愿、有可能把全家人都带出来,在打工地团聚并生活。

  温峤镇是中国刀具生产的主要基地之一,分布着大小400多个厂家,也是中国刀具城所在地。这里的外来民工有这样的特点:拥有技术,工资普遍较高。

  25岁的范青和丈夫,6年前来到温岭,丈夫在永鑫工具有限公司打工,曾经跳过槽,但答应支付高工资的那家企业并没有兑现当初的承诺。一气之下,范青的丈夫没做满3个月试用期就辞职了。因为一时特别难找到合适的工作,夫妻俩的生活陷入了困境。永鑫公司负责人知道后,不但将范青的丈夫重新招回企业,还给加了工资。今年,企业在扩招技术员的时候,把范青也招了进来。范青和记者说,今年4月底,企业员工宿舍楼完工,届时他们能分到一套夫妻房。“可以在这里踏实地住下去了。”

  在永鑫,曾经炒过企业主鱿鱼的外来工有6位,每一位都在身陷困境时被企业招了回去。现在,他们都成了企业的双职工。

  43岁的石昌付来自贵州,3年前来到永鑫做电焊工,老实憨厚的石昌付和记者说,他也“炒”过老板,一个人去福建帮朋友干活,结果等到了年关,连工资都没有拿到,他无奈之下给老板打电话表示想回去。老板二话没说,“只要你想回来,何时都可以。”石昌付后来干脆把老婆和两个儿子也都带过来了,3个人都进了企业做磨床工。现在,一家四口,每月的总收入有一万多元。今年,石昌付打算把70多岁的老妈也从老家接出来。

  企业老总孙国美和记者说:“我自己也打过工,完全能理解他们。关键是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。他们才会拖家带口地来,这样的员工结构才稳定。”

  在东阳,很多外来工通过个人努力、或者通过与当地人联姻等方式在东阳安了家,之后又陆续把老家人也带进城。在横店集团联宜电机有限公司,就有24个这样的家庭。

  4年前,27岁的程芳从老家西安来联宜打工,慢慢做到外贸销售兼采购服务,每个月有4500元收入。她说,当初没想到自己会在东阳找到未来。去年,她嫁给了厂里的一位年轻工程师,丈夫是东阳本地人,今年,夫妻俩还拿到了一套120平方米的福利房。有了房有了家,下一步,程芳打算把老家的父母接过来。

  不过,像程芳这样的年轻人,在异乡能幸运地寻找自我的另一半,毕竟不是多数。大多数外来工,想要实现举家搬迁通常要分四个步骤:首先,是丈夫在老乡的介绍下,在当地企业找到一份好工作,站稳脚跟;接下去,要替妻子物色好工作,让妻子也能从老家出来,结束分居的日子;第三步,两人一起奋斗,经济条件改善了,当地的就学政策也允许的情况下,把留在老家的孩子也接出来;最后一步,就是把留在老家没人照顾的老人接过来,实现真正的家族团聚。

  安徽安庆的陆富贵,现在已经奋斗到第三步了。他和记者说,自己目前在工程技术中心做设备维修工,妻子在厂里做装配工,夫妻俩一个拿计时工资,一个拿计件工资,每月收入6000多元。今年2月,公司给他们分了一套半价的福利房,更让他感到信心鼓舞的是,从今年开始,企业每年给他们夫妻俩买4万元的养老服务基金,10年后,本金连利息两人能拿到40多万元。

  “等拿到新房,就把儿子接来读书,而且,有了这样一笔养老服务基金,我就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抚养孩子了。我们一家人打算长期生活在东阳,不走了。”陆富贵说。

  在东阳,对陆富贵们来说,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身个人的家,才是落户异乡的第一步,梦想起步。